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89章 (第3/3页)
几个放印子钱的商人,临时凑了一大笔钱。 其他粮商也是如此,或者从亲朋好友处借钱,或者从市面上借钱,总算凑齐了一个月榷买纲粮需要的钱。 沈郎中果然守信,押了一天没有进行榷卖,等到众粮商将钱送到,立刻把户部的契书递给众人。 韦见深连忙招呼自己的伙计卸粮食,沈郎中拿起契书说道: “韦大郎,你今日送来的算是定金,若是这个月送的粮食多了,你还要继续补足钱。” “若是少了呢?” “少了自然是户部退钱给你了。” 沈郎中又是叹了一口气:“你也是知道的,如今广通渠水浅,多有泥沙淤积,漕运不畅,能和预计的那样送来粮食就不错了,恐怕多不得的。” 韦见深连忙点头,广通渠就是长安和洛阳之间的运河,这条运河从隋文帝开凿以来,就经常的淤塞。 实际上从江东送到洛阳的漕运还算是顺畅的。 从洛阳到长安这段广通渠才是关键,经常会被泥沙淤塞。 隋唐的惯例,是如果关中发生饥荒,那么皇帝就会带领百官从长安搬到洛阳办公。 这事情在武则天时期和上皇时期都发生过,韦见深作为粮商,自然知道广通渠淤塞会影响长安粮价。 自安禄山起兵以来,广通渠几年没清淤,更是经常淤塞。 确实和沈郎中所言,这个月能送来预计的粮食就不错了。 韦见深连忙点头,看完了契书之后,立刻签字画押。 三十二家粮商全部签字画押完毕,码头上迅速忙碌起来,韦见深又雇佣了不少力夫,将这些粮食送入自家粮库中。 第三日,陇右的粮食还在进城,但是车队已经没有前几日那样的长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