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03 (第4/4页)
其实杨涵才多大,谈婚论嫁的事情还早,只是小地方的人普遍早婚早育,杨涵读中专职校的同学早早毕业工作,连二胎都生过了,杨涵还像个学生似的,站在一众“公家人”的队伍里,看起来像个还在迎风生长的小树苗。 父母屡次想问问杨涵相亲不成是怎么一回事,好在杨涵工作忙了起来,有了推拒搪塞的理由。先前县政府领导再次更新换代,新领导上任,要各部门编撰整合各类文书档案,把工作内容汇成报告,过后要专门召开全体大会,讨论并确定方向。 大约是上边给的“摘帽”任务艰巨,稳坐贫困位的县城的发展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所以要查漏补缺,捋顺关系找准方向。但这话说起来都是官场上的套话,真到了工作落实的时候,辛苦的还是杨涵这样的年轻人。 一项一项政策条款朝前追溯,三两年已经是容易的,十来年堆积如山的问题也不足为奇。杨涵日日挑灯夜战,未免一趟趟往档案馆翻着麻烦,干脆把本部门留存的档案都借了出来。 杨涵借着工作逃避家人的追问,入夜了也还在办公室待着,他还特地去跟领导申请了一张行军床,就摆在办公楼的一间空办公室里,索性连家也不用回了。 老旧的会议记录翻起来耗时耗力,好在杨涵耐心好精力足,躺在行军床上也能一页一页地慢慢看。 翻了很久,杨涵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唐逸荣。 唐逸荣的字笔力苍劲,会议记录也比先前的人做得更简明易懂,真正做到言简意赅,该记的一样不少,还能写得井井有条,可见他这人的确是个难得的才俊。 杨涵看到唐逸荣的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