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流文艺时代_第八十四章 作家能不能被培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作家能不能被培养 (第2/4页)

阔绰一点,譬如《少女小渔》在宝岛发表,获得的奖金就有3000美金。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因为王安意的特别对待,严歌玲对于东产生了一些兴趣,她问王安意,“王老师,这位于东先生有过什么作品?”

    她声音不小,没有背着人问。这样直接的问话方式,倒是有些颠覆其他人对她的第一印象。

    王安意笑着回答她,“你这几年都在国外,没有关注,之前于东在《钟山》发过一篇《补天》,好像最近又在《收获》这边过了一部中篇,具体我倒是没看。”

    因为王安意现在在作协创作会驻点,跟《收获》算是一家人,所以杂志社有些什么消息,她多少知道一点。

    一旁的程永兴接着话茬道:“是《寡妇之死》,三月份就会发表。这篇小说主编也看过,评价很高。”

    听程永兴说主编对《寡妇之死》的评价很高,其他人的表情都变得有些不太一样了。

    现在杂志社的主编还由创始人之一的文学泰斗巴今担任,巴今在国内文坛的地位有目共睹,大家都知道他的评价代表了什么。

    这个叫于东的年轻人,可能真的要出名了。

    而严歌玲则露出遗憾的表情,“我不日就要再去美国,恐怕是不能及时看到这篇小说了。不过倒是可以去买一本《钟山》,看看那篇《补天》。”

    程永兴装作不虞道:“严老师,你现在可站在咱们《收获》的地盘上,怎么倒要跑去买《钟山》了?”

    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