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章 匪气 (第4/5页)
加上杨锐给出的“经费”充足,只要精密化工处的海处长同意,此时就能办下来。 杨锐略作解释,又道:“我其实并不是要西捷工厂真的停工,对捷利康声称停工以后,西堡rou联厂可以继续生产。” 西堡rou联厂是西捷工厂的生产企业,当初,西堡rou联厂的合同就是如此签署的,西堡rou联厂负责生产和生产中的管理工作,同时提供厂房、编制和当地支持。 国医外贸负责国内的政策支持,对外出口,并以销售方的姿态出现。 捷利康是资金和设备的提供方,同时签署合同按照一定的价格收购辅酶Q10。 香港华锐公司则是技术提供方,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然后按比例分红。 就像是四角桌一样,这样的合作模式,在顺利的情况下,是很稳当的,但若是有一方变动,就会变的不够稳固,两方变动的话,就会变的摇晃起来。 杨峰很快理解了过来:“你想让西堡rou联厂生产了辅酶Q10,交给国医外贸去卖?他们愿意吗?” “海处长愿意就行了。”杨锐停了一下,道:“我答应分他两成纯利润。” “西堡rou联厂呢?” “他们还不知道,我想您帮我去说,我的想法,一成或者两成利润都行,给谁都行。我还可以答应,再帮他们新建一间辅酶Q10的工厂,帮他们培训员工,调试仪器。”一间工厂建起来是很麻烦的,西堡rou联厂没有药企的因子,虽然看着西捷工厂眼热,也始终没有下决心自建工厂。 新建工厂是集体好处,分红利润就是个人的好处了。杨锐以前是不太愿意如此赤果果的行贿,现在却是管不着了,反正,做医药企业的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