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章 公章 (第2/5页)
,但也不便宜,就第一代PCR仪来说,做的简单一点,成本数百美元,做的稍微好一点,成本就到一千美元往上了。 科研仪器所用的零部件都不会便宜,千把美元的成本的仪器称得上廉价了。不过,杨锐的出售价格肯定不是按照成本来计算的。 就像是送名片给他的那位学者说的那样,反正是山姆大叔买单,增加一点研发成本也是理所当然的。 杨锐回忆着以前的价格,在纸上写了“8000美元”的标注。 想了想,他又在标注后面标注了一个“12000美元”。这是他准备PCR仪正式发售以后的价格,8000美元自然是友情价了。 他改过的第一代PCR仪和原版的PCR技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原版的PCR没有耐热聚合酶,因此不能连续生产和工作,本身也是一种纯技术,并没有相应的仪器。 而第一代的PCR仪其实已经是一种成熟产品了,只要找代工厂生产出来,立即就能投放市场。 想到耐热聚合酶,杨锐又喜滋滋的在“12000”美元的标价后面,加上了“1800美元”的字样。这是一小瓶耐热聚合酶的售价,尽管生产成本只有百十美元的样子,但科研世界就是这样,买家不光要承担几十万乃至几百万美元的研发成本,还要承担几十万乃至几百万美元的机会成本。 毕竟,不是每一笔科研经费都会有产品出来,成功的产品自然要将失败的成本给赚出来才行。 杨锐印象里的PCR仪起码都是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