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章 克隆 (第2/5页)
:不想过用一瓶墨水还要用两页A4纸的生活。 然而,该打的申请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 这是穷国的弊病,欧洲国家财大气粗,长期项目都变成经常性的研究了,但老财主的生活方式和长工的生活方式注定是不同的。 就中国眼下的穷酸程度,一个项目研究五年八年乃至十年,谁能受得了。 两年不出成果,对学者来说正常,对长工来说,就是要饿死人的大事了。 校长对杨锐的信心还没有足到放任两年的程度,不禁犹豫的问:“你要做什么项目? “都是基因方面的,一个是长期的基因测序,达尔贝科教授提出的人体基因组计划,我很有兴趣。” 这是个相对容易出成绩的领域,校长点头道:“可以,学校每年支持你……200万,不管你做成什么样,这两百万元人民币都雷打不动,如果出了成绩,到时候再说。” 要是30年后,北大校长肯定不屑于用百万做单位,但在84年,一年两百万的固定支出,也得咬着牙才敢说。 看旁边管财务的副校长的脸色,就知道有多难了。 “第二个是克隆方面的研究,时间可能更久一点,我想做些类似核移植方面的工作。”杨锐腼腆一笑。 核移植说的是细胞核的移植,从发育到后期的胚胎中取出细胞,然后将该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另一个去核卵中,就是克隆技术的早期设想,诞生于1938年。 从1938年到1984年的46年间,希里格斯和TJ金用蛙的胚胎核完成了这个构想,接着约翰戈登得到了更好的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