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六章 请喝了这碗鸡汤 (第5/6页)
他要是真的拿到了诺贝尔奖,百多个记者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就当是玩真三国无双一样平趟即可。看看中国拿到了诺贝尔奖的几个人,尤其是拿到了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几乎没什么媒体会窜上去诋毁,换另一个人谈场夕阳青春恋,非得被骂成****。 国内记者是只看奖项不看成果的,水平比领导还低端,杨锐安静的等人家排好队,然后一个个的询问。 趁此时机,杨锐自脑海中挑选了一批微信鸡汤,特别是各色语录。 不像是美国人喜欢听故事,中国人似乎更喜欢听总结。 心灵鸡汤到了中国,基本上就被熬成了总结鸡汤,就好比一锅足够一家人吃的饱饱的鸡汤,被熬成了一人一碗的鸡汤中药,足够一家人吃的腻腻的。 不过,80年代的中国缺少rou类,腻一点的鸡汤说不定更受欢迎。 杨锐胡思乱想了一会儿,就见记者们准备停当,开始发问。 开头是没什么营养的询问,杨锐简单的阐述了自己在美国的工作以后,记者们的问题果然开始飘忽起来。 就听有记者问:“杨锐先生,您是怎么样在20岁的年纪,做出目前的成就的。” 杨锐很怀疑这是一个陷阱,中国人面对中国媒体,不到死的一刻,哪里敢说自己有什么成就啊。 不管对方的目的如何,杨锐立即打点好精神,在脑海中翻开各色语录,找了个差不多合适的答道:“‘人,都是逼出来的!’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确面对压力,反而会得到更多的力量……” 记者们听的有点发愣,这个话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