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五章 读书笔记 (第2/6页)
害了。 郝玉一面观察着车,一面观察着杨锐。 郝玉自然对杨锐这位一次存两万元的“豪客”印象深刻,她更是亲眼目睹分理处主任像是对待老爹一样的对待杨锐这位银行大客户。 就在不久前,帮助杨锐联络到蔡院士的分理处员工,还成了分理处唯一分到了两室户房子的人,而杨锐报偿的10万元国债,更是为分理处所有员工争取到了全额奖金。 分房,对于80年代人是了不得的事。为了一套房,再好的朋友都可以反目为仇,为了一套房,夫妻可以做候鸟,领导可以不要脸。 而在80年代初的北京,拿到一套两居室的房子简直不可想象,别说四世同堂的家庭住12平米的房子是怎么摆开的,就是一家三口住一室户,也够难受了。但在分理处这样的单位,结婚分房都要等,两室户更是老同志的专利。 然而,分理处主任愣是顶着压力,将也许是最近几年唯一的一套两室户,分给了分理处的大姐大。 后者做的事情,无非是应杨锐的要求,托关系,找亲戚、朋友和熟人,最终联络到了北大生物系蔡院士的小舅子。 至于之后是什么情况,郝玉不清楚,也不关心,她只知道,杨锐买了分理处久推不出的10万元国债后,人行分理处成了本系统的冠军,主任荣誉加身,指不定哪天就要高升,而大姐大分到了房子,激动的几乎泣不成声,大姐大的亲戚所在的工厂,也获得了支行30万元的贷款用来发工资,其本人似乎还被报销了上千元的药费,以做奖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