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二百五十九章 侠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九章 侠盗? (第5/8页)

吃好喝,言谈之间就套出了不少东西。据虾球仔说,郑连昌的父亲,也就是香山郑家的开基人郑建深受郑成功的影响,当年郑建曾留下家训:子孙不得帮助外敌,要支持反清复明,不得残害无辜百姓等。言外之意就是郑家是这片海面的“侠盗”。

    赵新对此不屑一顾,豪言壮语这种话历来都是说给外人听的。事实上如果郑家真的支持反清复明,历史上台湾天地会起义的时候怎么不见他们有所行动呢?

    在赵新看来,广东海盗这个群体压根儿就不是为了穷人和社会正义而战的,他们只不过是一群怀有发财和阶级转换梦想的掠夺者。像郑连昌的红帮在鲤鱼门收过路费,就是典型的山贼作风。

    赵新不知道的是,历史上珠江口海盗最为肆虐的嘉庆时期,当官府海禁政策卓有成效,造成海盗无法立足之时,这些人便沿内河大肆攻掠村寨,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甚至挖掘坟墓,取出棺材勒索事主。

    嘉庆十四年,郑一的继任者张保仔率领红旗帮与郭婆带的黑旗帮,曾数次分头沿内河水道攻杀。“读书人”郭婆带率领黑旗帮在连续一个多月的分头行动中,共杀死约一万名百姓、乡勇和兵丁。这些人在将村子抢劫一空,放火烧村后,还将八十多颗被杀村民的头颅悬挂在村头的大榕树上......

    试问哪一个侠盗会这么干?!

    此时只听郑连昌道:“赵船主,这事我们得再想想,你且容我几日。”

    赵新知道对付这些人,胡萝卜大棒缺一不可。眼下郑连昌缺的就是一顿棒子!他转头对身后的一个士兵耳语了几句,那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