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一十章 茶香羊楼洞 (第2/8页)
供职的法国传教士,所以不管是乾隆还是福康安都偏向于从法国人那里购买。 然而得知消息的英国人却不干了,他们更希望能和这个老大帝国达成全面的军事合作,以便扩大贸易份额。 所以当法国人吹嘘了自己的“格里伯瓦体炮兵体系”,并提供试射了各型号的野战炮与榴弹炮后,英国人马上就祭出了大杀器,也就是在十年前开发定型的“加朗炮”。他们向福康安提出,在今明两年送来的五条二级战列舰上,八成舰炮都将使用火力迅猛的加朗炮。 话说以往欧洲加农炮发展的技术路线是要打得越远越好。因为想打得远,炮管就得长、装火药多、膛压也高,所以炮管就变得又厚又重。到了十八世纪末,发射32磅弹的重型加农炮已重达5吨左右,在风帆战舰上,这种重炮只能装在下层炮甲板,而且数量还不能太多,不然会把船压翻。 比如十七世纪瑞典海军的瓦萨号就因为装炮太多、重心过高,所以刚离岸还没来得及扬帆便被一阵大风给掀翻了...... 七年战争过后,英国人在加农炮的技术路线上反其道而行之,放弃了远距离射程,推出了一种简化版的加农炮。其目的是把膛压降下来,因此炮管就能短而薄,火炮的重量也会大大下降,同时在军舰上也能装更多的火炮。 早期舰炮由于炮管和弹丸之间的间隙太大,容易侧露,再加上炮管加工精度不高和尺寸不一的炮弹,非常容易炸膛。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滑膛炮的炮管和弹丸之间要预留间隙。 这个间隙多大呢?能插进一根筷子。但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