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9章 (第2/3页)
已经见不到稍大点的野生鲍鱼了。如今已经开始人工养殖了,但养殖鲍的生长条件仍然比较苛刻,而且在海水中生长速度也比较慢,这和养鸡、养猪还是两回事。 而曼得国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漫长的海岸线有很多礁岩滩,退大潮的时候机会遍地都是大鲍鱼。黄老板当初就是在红港看了一部关于曼得国的纪录片,主要是讲该国的改革史,其中有几个镜头扫过了海滩,他当时眼睛就直了。 他带着一笔钱跑到曼得国搞了一个加工厂,雇佣当地居民采摘、清洗、晾制鲍鱼,自己这个老板还兼任技术人员,全程进行指导,好不容易培养出了一批熟练工,然后生意便步入了正轨,这些年也挣了不少钱。 曼得国的治安不太好,很多商店经常被打劫,但黄老板的加工厂受到的冲击并不大。因为这里没什么东西好抢,都是正在加工或者等待加工的鲍鱼。至于钱,谁会把现金放在工厂里,加工好的产品都直接出口,货款打入银行账户。 当地人不吃鲍鱼,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东西能吃,更不知道该怎么吃。鲜鲍尚且如此,溏心干鲍就更不会吃了,这玩意看上去就像一块干了的硬胶,咬都咬不动、煮也煮不烂。 溏心干鲍的烹制方法很费时费工,首先备料泡发都得好几天,哪怕是用简易的做法,烹饪过程至少也得一整天,还得配上火腿、高汤、耗汁等各种辅料。 这些就算告诉了当地人,他们也做不出来,谁能为了吃一道菜花那么多额外的功夫呢?假如出口到东国,通常高档餐馆才有售,一道五头鲍能卖到上千东国币,想点还得提前预约。 这也得益于东国这些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少人都有钱了,也开始追求“食不厌精”的生活享受。 黄老板在曼得国开了十几年的加工厂,也经历过很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