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5章 解除危机 (第2/7页)
六十年代一般。 “我昨天派人去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调查过,近几日恒隆银行的资金没有异常。也就是说,想要不动声色筹集1亿港币的现金,至少需要一个月的准备时间。”陈清辨道:“而且以恒隆银行的规模,一旦应对不好,恒隆银行是真有可能破产的。就说现在,如果客户全都铁了心取款,哪怕温国良准备再充分,现金也是不够的。所以我觉得,温国良和蔡致良应该是不敢冒这么大风险的,而且对恒隆银行也没有什么好处。” 汇丰银行与渣打银行是香港的两家印钞行,一定程度上扮演者央行的角色。 陈清辨的意思很明确,恒隆银行持有的现金总量,肯定是远小于银行目前的存款总额,甚至少于散户的存款总额。 “温国良昨天讲的故事,你确认过没有?” “大致如温国良所说的,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能够证明有人制造挤兑恒隆银行的假象。不过,在关联案件中,有一个交易员以前在东亚银行做事,不过,目前并没有迹象表明东亚银行与此事有关联。”陈清辨自然知道,翟克成想了解什么,道:“这次东方日报的文章,出自纺织协会,原因是明秀报社上周发表的关于纺织业的评论文章,让他们蒙受损失,不过,他们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能量,这么迅捷的手段。我觉得最好的时机,还是等恒隆银行向政府求助,届时在介入也不晚。” 翟克成点点头,道:“就按你说的办。” 陈清辨沉默下来,这还不都是顺着您的意思,非要我先说出来。同时也有些埋怨蔡致良,发表什么评论不好,没事非要招惹怡和做什么。 “噔噔噔……” “请进……”翟克成提高了声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