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岁月静好_分卷阅读11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5 (第3/4页)

量的禄米销路堪忧。

    其次,京城的粮铺背后都是有显贵官员撑着的,他们也不屑于做这样的小生意。

    所以全国,就京城的禄米价格最低,低到甚至有一换二,一换三的地步了。而且你官越小,粮铺越不给你面子,换的越狠。

    所谓穷京官穷京官,这也是京官比地方官穷的原因之一。

    可有饭吃的人挑米不好。当真饿极了就等一口饭救命的时候,谁还会在乎那粥棚里舍出来的粥是胭脂碧粳米还是禄米淘出来的碎米陈米啊。

    张静安开米铺子,就是为了日后赈济灾民,要是能拿新米换禄米,或者是拿收购新米的钱去换禄米,那是再便宜不过了。

    要不然,她急匆匆的要开粮铺,别的且还好说,这粮铺的米粮来源都是有数的,你愣是插进去,要往哪里买粮食呢?

    就张静安自己庄子里的出产,怎么也得再过两个月才能陆陆续续运过来呢。

    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怎么到了国公爷嘴里,竟然成了她盘剥京城官员,囤货居奇的恶行了呢?

    她甚感冤屈!一时之间竟是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就只能看着袁恭,“我怎么会想着借这个赚钱?我就是想着,外祖母生前教我要多多行善积德,我出宫的时候就在佛前许过愿心,要将这行善积德的事情长长久久地做下去,我花钱买禄米,每逢冬春两季青?不接的时候舍粥布施怎么就不对了呢?京里哪家粮铺换禄米不是一换二?据说还有一换三的。我又不曾比旁人换的贵,为什么人家能做的事情,我就不能做呢?”

    袁恭就被她问得语塞。

    她说的没有错,可这世上的事情,永远不是仅仅道理这样简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