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3章 (第2/3页)
的嘴。 武家在武官那边颇有些地位,若是连武家嫡系都拒了,身份没有武家嫡系高的人,也就不敢贸然上门了,而那些身份比武家嫡系高的人,也不愁娶好女,沈清瑶若是没有成亲的打算,放出风声,他们自然不会上门来自讨无趣。 一举多得,沈灼灼感叹,她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小机灵鬼在边关的外交名场面传回京城后,可谓是在整个大庄境内一战成名。 有关沈灼灼沈大人面对蛮国穷凶极恶的使臣,威武不屈,富贵不yin,贫贱不移之举,在大庄境内传开,消息传播速度之快,之广,令人瞠目结舌。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沈灼灼她在这场外交交锋中的表现过于优秀,整体非常符合人们对一个好官的要求,成了百姓心中好官的典型,人们非常喜欢这种话本子里才会存在的好官,一时争相传颂。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报纸。 没错,沈灼灼把她的事迹,直接印在了报纸头版头条上,每一个买了报纸的人,都能看见。 报纸的造价低,字量大,消息多,买回家后还能用作练字糊窗,十分得大庄人民的喜爱,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都想要买一份报纸。 不过贩夫走卒大多不认字,所以他们都是在茶馆勾栏里听说书先生念,说书先生也乐得读报,又挣钱又轻松。 各方一起发力,才叫沈灼灼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不光是沈灼灼,和沈灼灼一起出使的使臣们,名字也刷了一波存在感,这让因为犯了禁,被沈灼灼提前送回京的邹氏子弟万般后悔,痛恨自己为什么管不住自己,因此一蹶不振,很快就被其他官员给踩下去,没了声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