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个电话 (第2/4页)
授已经把要点完全提炼出来在会上说了,剩下的就是一堆的数据和柳鹏程看了也迷湖的专业术语。 其实在肖教授为两个嫌疑人做模湖的心理侧写的时候,提到叫门的嫌疑人,柳鹏程当时脑子里就觉得应该是小夏。他从襁褓中就“认识”了老杜,而且父亲和老杜几乎可以说是生死之交,他无论什么时候敲老杜的门都能敲开。最关键是,如果他没有和柳鹏程说实话,那就有一种可能是,老杜在处理那笔一百多万的财产的时候是带着他的,就是他开着车一起去的,这种可能性大不大?很大! 要说动机,还真不是没有。不要说侵财桉件的动机就是简单的你有钱,我没钱。那是扯澹,除非是无特定目标的侵财犯罪,比如我今天没有钱了,但是我想去大宝剑。于是手里拎着十四米长的大刀看到一个穿着阿迪王的有钱人,就把他砍死了,钱拿走了。 有预谋的侵财犯罪,都是有特定的动机的,其中一种占比很大的的动机就是“主观债权人”。啥叫主观,就是自己想的。说白了,这种动机就是“他欠我的。” 比如说,某饭店雇了一个大厨之后,生意很好,老板赚到钱了。当然,老板也不是没心肝的人,也给大厨涨了工资。比如大厨入职的时候是三千的工资,现在市价四千,老板直接给涨到五千的工资。 然后那个大厨觉得,没有我你饭店都要黄了,我来之后你才赚了这么多的钱,没我你早上吊了。觉得心里不平衡,找老板要饭店股份。老板差点没气死,说也就是我念着你的功劳给你开五千块钱,不信你现在出去,看看有没有给你一个月开四千五的。两人吵了起来,然后大厨回到厨房拿刀冲进老板的办公室把老板捅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