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8章 有关爱尔兰的问题 (第5/6页)
主(领主)永远都是议会的下层,不仅议员数量少,而且得不到上位者必要的尊重。 伴随着爱尔兰王国经济实力的增长,那些留学到法国,积极阅读过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以及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的爱尔兰新兴工商阶级,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生于都柏林的年轻律师沃尔夫·托恩,早年求学于都柏林大学,1789年获爱尔兰律师资格。1791年于贝尔法斯特,参加建立统一爱尔兰人联合会,坚决要求实现爱尔兰的民族独立,宗教平等,建立共和民主政体。次年为天主教委员会秘书,参加召开天主教大会,派出代表团向政-府请愿,迫使议会通过《天主教徒宽容法案》。 1793年之后,英国正式加入到反法同盟的战争中。此时开始,有着民族独立思想的爱尔兰人联合会,也屡遭英国人主导的爱尔兰议会镇压,遂转入地下活动,继续为争取爱尔兰独立而积极斗争。 这一过程中,沃尔夫-托恩与爱德华-菲茨杰拉德,成为这个“爱尔兰人联合会”的两位主要领导人,并积极谋求革-命法国的支持。 在共和国内部,国民公会的代表们,无论是左派,右派,还是中间派,他们对于爱尔兰民众武装反抗英国佬的斗争,基本上都是持有同情与支持的态度。 尤其是卡尔诺,这位救国委员会的军事负责人,已经在巴黎接见了爱尔兰人联合会的密使,他还希望该协会的领导人,托恩或是菲茨杰拉德能够前往巴黎详谈。 “爱尔兰人联合会”另一位主要领导人,菲茨杰拉德似乎迷信于爱尔兰人的自身力量,认为他们只需要从法国得到武器就行了,但是汤恩却表现的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