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5 (第3/4页)
是在助手的帮助下沾墨临摹。 希蓉对国画没有特别的研究,只在第一眼看到这些巨作时感到震撼,说到鉴赏研究却是不能的。 因此她只看了十几分钟便收回了心神,然后便将注意力集中到中上的壁画。 这些画也只因是画在墙上才称之为壁画罢了,其用笔、画幅与纸张之上的画作并没有太多的差别。 让希蓉更感兴趣的是顶层的画,幅与幅之间用画笔画了卷轴隔开,一幅幅均用笔精致细腻,画上的题诗更是精彩非常。 看过两首题诗,希蓉只能说赵彝绝对是个鬼才,且还极具恶趣味。不说从报道上得知他的枕下书用了五种文字,单就这画幅上的题诗,幅幅用字不同。从最早的文字到最近的文字,以及辰朝依附国的文字,无一不包。甚而好几种还是那些依附国的古文字,五十八首题画诗,就用了五十八种文字。 希蓉数过数目,不禁暗自抚额,接下来的十几年,h国的古文字专家们恐怕都不用愁研究课题了。 正在这时,她听到了旁边的一句感叹。 那人一边沾墨临摹,一边感叹:“赵彝,赵彝,不愧是我们h国历史中第一人。” “就是太会给我们这些后代人找事了”,一人笑着接话道:“这么多壁画,拍照摄影都不能,一幅幅临摹下来,少说也得大半年时间。” “这才有趣”,刚才感叹的人说道:“听吴院长说安主席已经向十二个大国发出了邀请,共同探究赵相墓中的书画秘密。而且帝都美院又增派了十名国手,最迟明天下午到达。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