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_第一百八十九章 编号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九章 编号1 (第3/5页)

 “你觉得凶手住在水库附近?”

    “至少对水库很熟悉。”柳景辉道:“我去现场看了,也问了帮忙捞尸的当地人。凶手选择的地方非常好,如果不是这次干旱,正常情况下,都是发现不了的。”

    “如果非常熟悉水库的话,不是更应该选择深水区吗?”

    “这要从两方面来看。一个是,深水区都靠近水库中央,陆运抛尸的难度比较大。另一个,凶手或许正因为对水库熟悉,所以才更不会考虑干涸的情况。因为在他的记忆里,水库恐怕没有干旱到这种程度。”

    江远缓缓点头。柳景辉的推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而江远也不准备在这方面跟柳景辉辩论。

    “再一个。凶手后续的小尸包,是在更深水的水域发现的,这也可以看做是犯罪升级的一部分。”柳景辉停顿了一下,道:“我怀疑他抛小尸包的时候,考虑了水流的问题,这样的话,原始的抛尸地点还要再考虑。”

    江远看着柳景辉头大的样子,不觉一笑。

    刑事科学技术有一点很困难的地方,就在于你要解决的是现实的问题,但所用的技术其实是来自于纸面的。

    等于说,要通过纸面和实验室的cao作,来解释现实中的情况。

    这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DNA和指纹为什么用的那么广泛,那么好用,就是因为它们简单直白,受到现实的干涉比较小。

    犯罪现场重建以及血迹分析,为什么用的人就那么少,就因为它们的判断过程过于复杂,而理想化的事情总是较少的发生。

    搞经济的人,写经济学著作的时候,都要假定出一个“理性经济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