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7 (第3/4页)
数十春秋,在段志勇的探亲戎守边关中悄然度过。 这一世,有许媛媛偶尔的引导,有许媛媛的财力支持(不行贿 ,就是对下边的战士们大方些),段志勇一路顺风顺水的走到从一品大将的位置上。 在京城的远郊,有座军士村,全是跟随段志勇,杜才中一起打仗的伤残老兵已经死亡的老兵家属(没有改嫁,或者儿女愿意来的)的开辟的一座村子。 伤残的老兵们带着家属,还得看顾死去袍泽的家属们。 这里被称为烽火村。 搬进京城多年的许媛媛,花银钱请夫子在村里免费教书,家家户户的孩子无论男女都要入村小学习。 至少要读五年的书,无论有没有天赋。这是规定,也是她办村小时定下的规矩。 请奏皇帝,派来退下来的各种能工巧匠在这里教手艺,让这些伤残的士兵或者他们的后人有一技之长,能自己生存,不给朝廷带去负担。 光靠朝廷拨款 ,那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解事。 还得自力更生,才能丰衣足食。 烽火村最后,成了一个小镇。新皇觉得此主意不错,在各州都模仿建立了新的烽火村。 士兵们伤残以后,死亡的家属子女被婆家爷奶嫌弃的也可以主动申请去烽火村。 从烽火村走出去的孩子腰板挺的直直,他们不只是烽火村村民,还有一个别名:英雄村。那是一个个让所有人需要尊敬的英雄村。 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人在推动这一措施:许媛媛。 小番外 千年后,现代社会,京城大学历史系的一次大课上,一位白发老教授再次说起烽火村。 有同学举手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