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2 (第2/4页)
是生路。他把持住了观点,也会坚定其他人的信心,其实他们的出使任务就是和国王进行最后的确认。 这段时间贾琰的书信一封接着一封往西海沿子大营和蜀州发去,因为还是担心出现意外,他们还准备了信鸽。从贾琰这里,简短的书信放入信筒里,直飞蜀州。很快,在数月之后,贾琰恍然发现重阳节都过了的时候,楚王转来了皇帝的旨意:藩国派使臣入京进贡、朝拜,参加立储大典。 最后的消息让原本站着的贾琰趔趄一下,立储!他猛地回头问道:“你没看错?” 谭正奇将邸报和书信都递了过来,贾琰一字一句的看过,是什么促使皇帝下定决心了。他没注意,谭正奇动动嘴唇,似乎在挣扎,最后还是闭上眼睛咬着牙道:“大人,末将有话想对您说。” 贾琰抬起头,谭正奇脸色无比郑重,贾琰盯着他,最后点头,转身道:“进来说罢。” 两个人坐在房中,贾琰就道:“你想说什么,都说出来。” 贾琰与藩国使臣一道返京,一同回去的还有国王的二王子、三万字,以及宗女。虽然这是表达诚意的一种方式,可贾琰总觉得这是国王在帮助王世子扫除障碍,将年龄最靠近的两个打发到京中。最有趣的是,二王子就是鹰派推举的继位人。 现在可好,直接被老子给送到了京中,国王对内的说法是二王子“代表他和王世子前往京城”,可实际上他在给端平皇帝的书信中,请求大吴将这两个儿子留在京中为质。虽然贾琰觉得这么对待亲生儿子有点太坑人,但是从对藩国负责任的角度,国王的做法是果断而正确的。 这就是毗邻大国的小国国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