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4 (第2/4页)
木哥儿的问题,你不必考科举的,可是读书这件事,若想要读好就必须背的好。其实读书并非只有四书五经,有史书,有诗词,若是不背下来,等到你读史、读诗遇到典故,你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岂不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比如人家引用的是“翁仲”,而不懂的人很可能望文生义、改个位置变成“仲翁”,岂不是从石像变成了二大爷。黛玉说的这个例子,听的司徒循哈哈大笑,而非哥儿也明白母亲的意思,跟着乐了起来。 “敢问先生,我们从哪本书开始读起呢?” 黛玉递过一本书,“昭明文选?”司徒循奇道:“为何是这本书?”一本文学书籍,要怎么教导功课…… “我们不只讲文选,也不是篇篇都要背诵。”黛玉笑道:“从第一篇开始,讲哪篇文章,除了名篇通背之外,主要讲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生平,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当时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我们只是以这本书的时间为主,”她指着让人备好的几大摞书,“那边都是参考。” 贾非张大嘴,倒抽一口凉气,那么多呀,要读到什么时候啊?他蹬蹬地跑过去,比了一下:“娘,这么多书,加起来比我都高了。” 司徒循却很开心:“先生不打算按照四书五经那么讲?可,您方才也说了,我不必考科举,阿非将来却要。这样会不会耽误他?” 嗯,也知道照顾别人,黛玉笑的更温柔了。 她告诉司徒循:“各家有各家的读书方法,其实这都是根基,否则宋朝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怎么会有文选烂、秀才半的民间谚语呢。应试的子弟童生试主要考孝经一类,你们也是要看要背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