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_第205章 白俄临时政府(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5章 白俄临时政府(六) (第4/9页)

?”

    何锐考虑过此事,“我的看法是,我们现阶段就开始准备从海参崴把白俄难民运走的航运力量。现在咱们的造船厂能制造多大吨位的船舶了?”

    军委的同志们互相对视了几眼,目光都落在暂时负责军备的郑四郎身上。郑四郎觉得此时的气氛有些尴尬,索性笑道:“主席,咱们还没办法造万吨轮。”

    何锐被逗乐了。同志们第一反应大多是不快,但是片刻后也只能苦笑。就在不久前,江南造船厂生产的万吨轮下水。

    民国7年(1918年)夏,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急需船舶往返欧洲输送军用物资,遂电令驻沪领事,商请江南造船所赶造万吨运输舰。同年7月10日,美国政府运输部总办韩丽和中国政府驻美国公使顾维钧,分别代表双方签订了合同,确定江南厂为美国政府建造4艘万吨运输舰,造价按照每载重吨195美元计算,4艘舰总计780万美元。

    建造所需的钢材、图纸以及技术工人由美方提供,器材采购和收付款委托美商大来洋行代办。该舰所使用的三膨胀往复式蒸汽立机是由江南造船所制造。

    对于东北的同志们来说,眼看着几年间东北不知不觉间干办了这么多大事,难免有些看不起其他地方。觉得那些身处旧世界反动统治下的地区着实不行。

    但是万吨轮建造出来的消息让大家的狂傲之情被兜头一盆冷水。东北的重工业发展起来了,但是东北之前的工业底子太弱,现在能自造的船也就是八九百吨。虽然大家也说,万吨轮大部分都是利用了从外国进口的钢材设备,有许多外国技术人员承担起技术岗位。但是心里面着实不开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