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_第185章 军人们的烦恼(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5章 军人们的烦恼(六) (第1/9页)

    11月1日的中俄边境线上已经白雪皑皑,宽阔平缓的江面上,已经架起了数座浮桥。站在江边高地上,换回军服的郑四郎骑在战马上看着部队正通过这些由粗大铁链串联起来的浮桥向江北进发。

    中国边境的广袤大地覆盖在白雪下,对面俄国边境同样银装素裹。如果没有这条江水,完全看不出两边有什么不同。但是跨过这条河,就意味着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军队再次踏上异国的土地。

    在军校的时候,郑四郎也曾经与同学们高唱《满江红》,并且为止感动的热泪盈眶。当真正指挥千军万马跨越边境,感觉却与那时的想象的慷慨激昂和热血沸腾大不相同。

    军代表的工作经历让郑四郎亲自体会到了另一种生活,另一种思路。党课上详细讲述过帝国主义,这种给中国造成了巨大伤害与痛苦回忆的制度并非有人刻意设计,而是工业国发展下的必然结果。

    如果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是中国,那么中国一定会是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工业国的产能在理论上无限的,为了解决产能相对过剩与市场相对不足的矛盾,为了维持高额利润,向外输出商品,向内输入廉价原材料就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这只关乎利益,无关乎善恶。

    在与殖民主义者,帝国主义者们的斗争中,原本并没有产生民族主义观念的广大被入侵世界的人民就诞生了对抗外来入侵者的民族主义。

    所以文明党承认民族主义的必然性,以及对抗外敌入侵的正面作用。何锐在此次出兵前强调,当下东北政府的所有行动并非是一场民族主义的复仇行动,也不会按照帝国主义那套逻辑搞扩张主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