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_第217章 海参崴人道主义行动(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7章 海参崴人道主义行动(七) (第5/9页)

做了极高的警戒,所有选择进入边境的白俄都会没收武器,却绝不会被搜刮随身财物。东北军将这些白俄分为数人一队的小组,登记造册,然后分开安置。

    随后,将明显不怎么认识的白俄小组编成小队,送上火车,运往营口港的安置地。

    何锐在欧美报纸上的报道的确引发了不少轰动,英法美国民众都希望本国政府在挽救白种人的行动中出一把力。

    对于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多出来二三十万穷困俄国人也不是不能接受。英国与法国有着广阔的殖民地,本国的贫民区更是广大。各容纳几十万白俄实在是轻松。

    最重要的是,何锐在宣传中就强调了俄国人的‘白种人’特点。在一战前,上海租界那边很照顾白人,甚至会为了那些穷困潦倒的白种人提供回国的船票。

    所以这次人道主义事件发生后,英法紧急调拨了船只。日本方面虽然没有接纳白俄难民的打算,但是美国出钱临时雇佣了一些日本船来运输白俄难民。

    等到1921年4月,春暖花开的时候,东北的白俄难民只剩下不到四千。而且这四千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女性,因为各种原因决定留在中国与中国人结婚。

    何锐对此倒是无所谓,而且最近有件事也挺重要。在黑龙江北岸苏俄地区,有一处煤矿。这里的煤的热量不高,只有1800。与另外一处无烟煤的4000-5000的热量一比,完全属于劣质煤。

    这些煤当做燃料的价值非常低,但是这里的煤挖出来就可以进行化工处理,能够生产煤制气,煤化处理的汽油,以及其他化工原料。

    俄国人办事有时候就这么直率,商务代表团经过谈判,俄国允许中国方面直接在这里设置矿山。各种产品中一半‘卖给’苏俄政府,另一半出口到东北。当然,这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