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_第215章 海参崴人道主义行动(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5章 海参崴人道主义行动(五) (第1/9页)

    苏俄谈判代表的变化发生180度转变,虽然谈不上前倨后恭,却也从针锋相对变成了全面配合。在谈判内容上,苏俄代表愿意出口俄国盛产的木料,铁矿。

    听到东北愿意进口阿穆尔地区煤矿,苏俄代表团成员板着脸,目光中却交流着惊喜的神色。

    俄国提出的清单同样让东北谈判代表团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也不知道俄国人的地理知识到底是怎么学的,看到清单上出现的橡胶等热带产品的名称,代表们搞不清楚连东北都需要进口的热带商品,为何俄国代表为什么会觉得东北自己就有?

    但是与获得的成果相比,这些细枝末节就显得微不足道。在谈判的后期,东北代表团提出了一个问题,“苏俄同志们完成了通往矿场的铁路和公路么?”

    苏俄同志们愣了愣,不解的提出了问题。听说东北愿意提供铁路等基础建设的销售,俄国代表团警觉起来。

    东北代表团也没藏着掖着,“如果能尽快完成运输,矿产成本会降低。”

    对面的苏俄代表不快的质问道:“你们是在算计我们么?”

    这话倒是没错。东北代表虽然没接腔,心里面是同意的。如果可以的话,大家都想买便宜货。

    等俄国代表团情绪稳定一些,东北代表团才继续说道:“没有铁路,很大一部分成本都在运输上。这对于苏俄和东北,都是一种浪费。我们愿意与苏俄同志们携手共进,降低运输成本。”

    这话并没有得到善意的回应,谈判虽然有个气氛很好的开始,却以相当不愉快收尾。

    带着丰厚的成果以及许多失望,韩海涛等人向何锐报告了此事。看何锐竟然完全没受到影响,只是称赞同志们辛苦了,工作大有成效。同志们反倒觉得哪里不对劲。

    既然是面对何锐,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