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6章 海参崴人道主义行动(六) (第2/9页)
。对敌人防御阵地进行纵深轰炸,对顽固火力点进行空中投弹攻击。” 这些内容何锐说话,胡秀山也记得,也考虑过。所以胡秀山立刻问道:“主席,完成这些需要多久?” 何锐当然有评估,“我们在23年结束与日本的战争,25年内完全解放中国。两个五年计划需要10年,1935年就可以实现。” 胡秀山没吭声,只是沿着何锐的思路考虑,神色中都是思路的迟疑。 何锐知道自己因为见识过中国工业建设伟大力量的过来人,所以对这样的发展不仅感觉理所应当,更感觉其中有太多可以改善的环节。但是对正走在这条道路上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条既期待又完全未知的道路。 既然如此,何锐自然要承担起领导者的责任,就是向同志们指明道路。 “秀山同志,你认为我们赢得胜利所依靠的根本是什么?” “工业实力?”胡秀山很快给出了答案。 “我们经过四年努力,一千多万人完成了扫盲,整个东北18岁以下的青年,完成了四年小学教育。一百多万青年完成了高小教育。20万青年完成了初中教育。三万九千多人完成了高中教育。四千多人大学毕业……包括军校。我们就是要用这样的人力,和日本打一场现代化国家的战争。”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胡秀山完全不避讳,“日本比我们更早工业化。” 何锐心中有些失望。这就是胡秀山的局限性,不管是徐乘风还是程若凡,对于国家的未来,或者说对于还没有存在于现实中的事情有着足够的研究兴趣。胡秀山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绝不会把注意力放到并不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