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 帝国主义外交(七) (第1/7页)
何锐想了想,对秘书说了一句。秘书听完之后赶紧出门去了,何锐对板垣命道:“板垣君,请到旁边的客厅休息一下。” “是。”板垣连忙低头应道。在旁边房间,秘书送来茶水,报纸。板垣翻看起《东北日报》,就见头版头条是《第三次强制义务教育审查开始进行,东北扫盲工作继续强化》。 看完了内容,板垣就想起这一路上见过不少新刷的标语,‘孩子不上学,全家要增税’。作为‘何机关’的负责人,板垣知道何锐真的大搞教育。 根据调查,东北城市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每一个农村都建起了小学,教材安排上甚至大量借鉴了日本课本。 突然开设这么多学校,师资力量肯定不足。何锐就采取了轮换制度,一个教师岗位招收两个人,一个上岗教学,一个进行轮换培训。学校每年授课时间为8个月,两个月一轮换。 除此之外,教师们在假期还要进行集体培训,以尽快提升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 在大干硬上堆数字的临时办法之外,何锐更是开办师范学校,搞出了教师资格认证。板垣对这样的认证机制颇有抵触。在日本,教师资格是一个很重要的身份。板垣认同严进严出授予教师资格的规矩。 按照何锐现在的做法,教师资格认证设置的门槛很低,想获得教师资格的条件则逐渐提升。当教师成了一种职业,不再是一种身份,板垣很不待见这种草台班子的不尊重氛围。 为情报人员,板垣从政策方面不得不承认何锐采取的方法非常务实。日本搞教育的时候投入巨大,何锐他用粮食作为支付手段,辅以一定的货币。东北地广人稀,何锐的农业搞的不错,他手里恰恰有足够的粮食进行支付。曾经让日本财政承担巨大压力的教育经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