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外室子的网文写手_分卷阅读9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3 (第3/4页)

   上天没有给薛衍画人物的天赋,却让他对自己手下的数据、比例等,有着天然的敏感,甚至都不需要用到尺子,就能完美的绘出实物的等比图画。

    看看那的周边,勾起了多少人的收藏欲,就知道了。

    薛衍的地图算是成功的表现,也证明了李祁这种每月连载的模式是可行的,至少如今模仿李祁的话本作者也确实越来越多。

    但可惜的是,大部分都失败了,也有剩余的一小部分还在挣扎求生。

    李祁的连更模式与他上辈子的信息基础,以及网文写手的经历分不开,换成大殷这些习惯年更的人来讲,让他们学习月更,那简直是要命。

    这其中还涉及着白话文比文言文更方便组织语言的问题,这也是其他人难以加快速度的原因。

    当然,其他人难以模仿的原因并不只这一二,还有如今的书籍定价问题。

    一本话本一钱多点,普通人家每月支出一二两钱买话本,还是可以维持的,但更多的支出,对于多数百姓家庭而言,依然是种压力,在金钱有限的情况下,每月买上那么一两本,或者两三本,就已经足够了,谁又愿意那钱去尝试新人的话本呢。

    不管别家书肆如何,丰来书肆这边,李祁让宋主编给其他话本作者说过,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有人写的慢,但文笔细腻、构思精巧,这样的话本也是好话本,不是说成功了,就只有只有知言先生这种才是正确的。

    这只是因为李祁知道,这才是最适合他的模式罢了。

    话本应该是人们幻想的延续,李祁希望别人能学习他的优点,学习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