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05 (第4/4页)
配,都让她提心吊胆呢? 可怜赵九娘思前想后,忧左虑右,赵青河和夏苏却是毫无包袱,傍晚到了昭庆寺,悠哉闲逛。 昭庆寺,最鼎盛的不是香火,而是古玩书画的交易市场,只要眼光够锐,银子够多,绝不会让人空手而回。 韶春之季,无日夜之分,佛像脚下,众生不庸碌,来寻一片传今的古心。 夏苏同赵青河逛了近一个时辰,才走进昭庆寺大观阁,在临时增设的茶铺小憩。 阁上几乎满座,倚阑可见半边夜市,而阁里有人展示他今晚购入的春秋周鼎,不但让大家凑近观赏,还邀有眼力的人再断真假。 这是一方自由天地,高谈阔论,低语轻谈,论真论假,说古说今,随便来。同意者,道是;附和者,喝彩;反驳者,争喧。但有自信,就可发言。 这也是江南独有的景,令人钟爱。 买周鼎之人,上前观者十来位,断真者满十,那人好不满意,多付半两茶水钱,兴冲冲走了。然后,再上一位老爷,让管事展开一卷画,道是唐寅真迹,请诸君欣赏鉴论。 “meimei不上去瞧瞧?”赵青河看得津津有味。 多妙,闻唐寅,人人翘首,但没有拥挤上前的蛮象,自第一排往后,三三两两,等前头的人回桌,才离桌去看,自发自觉,秩序井然。 夏苏瞥去一眼,听不少人直道此作狂狷,非唐寅之笔莫属,但笑,“真假已定,不用我再凑热闹。” “我以为meimei很喜欢凑热闹,逢假画必指正。”赵青河有点出乎意料。 “隔得这么远,怎看得出真假?”夏苏托着腮帮,“我更非逢假必指正,除非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