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天骄(科举)_寒门天骄(科举) 第2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天骄(科举) 第27节 (第7/8页)

头的卷王,都必定有过人之处。科考就像打仗,想拿第一名,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天时对于所有考生都一样,地利嘛,得看抽号牌的运气,要是不幸被分到臭号还能忍,万一倒霉分到了个屋顶透光的号舍,考试的时候再下场雨……那真是哭都没地方哭。

    天时地利都不可控,萧景曜只能将人和做到最好。

    哪怕这些典籍已经稳稳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萧景曜依然没有任何懈怠。背书是一回事,理解是另一回事,理解后怎么表述出来,又是更高的层次。

    并不是把书背好后就能高枕无忧。萧景曜字字斟酌,脑海里过了无数遍阐述的方法,然后挑出自己觉得最合适的几种。研磨,铺纸,提笔,将各种方法阐述的文章都写出来,然后再一一对照,更改用词,挑出最让人满意的一份。

    精益求精,不外如是。

    萧景曜念书的时候,萧元青和刘慎行是绝对不会胡闹的。他们两个分头行动,刘慎行跑去府城各大酒楼到处转悠,看看这些大酒楼有什么过人之处。萧元青则去找了牙人,让牙人找个手脚麻利又老实的妇人,负责这段时间洗衣做饭这些事。

    萧景曜沉下心来,一篇文章一篇文章仔细研读分析,全心全意沉浸在文章之中,结合后世分析的儒家思想的演变,以及孔孟荀等人的生平事迹,再结合他们三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蓦地豁然开朗。竟有种隔着遥远的时空同先贤们远远对话的感觉。

    要是孙夫子在这里,看完了萧景曜最新的文章,必然又要感慨一声萧景曜天赋的可怕,文章精进速度如此之快。

    简单来说,萧景曜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只是让他单纯地记下儒家经典著作,他沉稳的心境让他能快速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