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家贤妻太薄情 第87节 (第3/7页)
顾得上这些,还不知会不会有回音。而凉州城状况也紧急,还是先去办吧,真有回音再说。” 张平这会儿才知道夫人也是个执拗有主意的,只好回道:“是。” 薛宜宁便一一吩咐,先将院外挂上牌匾,写“镇国大将军宅”,再在门前空地上布置搭建粥棚,随后是厨房要建新灶,买大锅,买米等等。 她是第一次做这个,以前也没去振灾粥棚看过,好在护卫里有人在穷困时去领过粥,她便将人叫来,与身旁人一同商讨该如何办。 哪想到了晚上,王刺史竟亲自过来,还送了一车米来。 原来是王刺史听说她愿意先办粥棚,振奋不已,便自掏腰包备了这些米。 几日来,下面官员去找城中大户劝说办粥棚救济流民,大户们皆是哭穷推诿,迟迟无人响应,因为孚良城破,所有人都被吓住了,只怕哪一日凉州城不保,所有人都要逃,那个时候,有粮食有金银才靠得住,谁愿意去要那个善人名声? 朝廷再抚慰再承诺他们也不信,但若是知道将军夫人也在凉州城,这便能给他们莫大的信心,将军夫人再开粥棚,无疑是与军民共进退,这样那些大户也会受到鼓舞,心安定下来,开始救济难民。 所以,他宁愿出这些钱,用来感谢将军夫人愿意冒险留下,还用自己的名义设粥棚。 薛宜宁收下米,连夜带人将灶搭好,只等天明开始煮粥发放。 第一日,牌匾之类还没制好,但粥却是煮好了的,这一处粥棚是城中最早一批粥棚,饿得前胸贴后背的难民争相涌来,将这一片街道都挤得水不泄不通。 这是第一天,他们对施粥又不熟悉,难免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