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_第55章 官窑第一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章 官窑第一家 (第3/4页)

后代表无数次失败和尝试,成本巨大,幸亏手里有钱,否则还真用不起上等景德镇素胎练手。

    第二天上午鲁善工正在练习,突然有人敲门,打开一愣,居然是琉璃厂的伙计?

    “鲁师傅您好,我是延清堂的伙计,冒昧打扰,这是我们老掌柜给您的请帖。”

    鲁善工双手接过,大红烫金请帖,打开上面瘦金体写着两行字,邀请自己下午有空去延清堂,对方虚席以待。

    收下请帖,送走伙计,鲁善工看着延清堂三个字,笑道:“嘿嘿,终于有人坐不住喽!”

    古玩圈流传着一句老话:买好绸缎到瑞蚨祥,买好药到同仁堂,买好瓷器就到延清堂。

    光绪二十七年,清内务府总管文索出资九千两银子,开设一家名为延清堂的古玩铺,专门经营官窑瓷器。

    由丁济谦担任经理,自延清堂开办以后,清廷关于民间不许经营使用官窑的规定,基本变成一纸空文,很多被官瓷出售。

    文索之所以选中丁济谦为延清堂的经理,一方面是因为他具有文人气度,胆大心细,交际很广,鉴定瓷器也有一定的眼力。

    另一方面,早在光绪二十年前后,他便专门做提溜包的古玩买卖,经常进出官府衙门,并且私下买卖过官窑瓷器,对官窑比较熟悉。

    由于有文索在背后支撑,丁济谦做生意特别大胆,琉璃厂其他古玩商只能羡慕嫉妒恨。八国联军进攻紫禁城之后,慈禧和光绪皇帝仓惶出逃。第二年返回见宫内丢失大量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