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_第182章 宝藏笔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 宝藏笔记 (第1/4页)

    接下来的一周鲁善工跟着赵四海去宜兴,亲眼考察老矿陈腐泥,最后选定两个合作商,以后长期供货。

    按照自己的计划,等两个月后云龙岭别墅完工,私人定制一个馒头窑,不用太大,每次能烧几十件瓷器和紫砂就行。

    无论是玲珑瓷,还是紫砂壶,善工堂走的都是精品路线,贵精不贵多。最小的馒头窑就能满足需求,至于霸气的龙窑最少二三十米长,就算有钱盖,人家也不会审批通过。

    手里有钱就是爽,很多以前只能想想的计划马上就能付诸实践,等别墅和园林建成,自己就搬到那边住,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这才叫文人的生活品味。

    今天又是周末,琉璃厂老街有集市,鲁善工闲着没事出来转转,现在金手指越发灵活,不但能吸收手艺经验,运气好说不定还能捡漏,这才是玩古玩的最大魅力。

    都说古玩行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平时看不见他卖什么东西,但是照样能活,因为很多东西从底下走,并不是通过门市出售。

    行话叫串货,早年间甚至专门有个固定的时间串货,就是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拿出来去交流。比如这件清官窑搁在我这儿不好卖,但是你觉得这东西行,价钱也合适,于是拿你店里卖去。

    琉璃厂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基本上为冀省人所包揽,这个现象可以说始于明代中叶,几乎全部是那边人,说他们垄断京城文玩五百年也不过分。

    主要是衡水、枣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