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7章 同富贵难 (第3/4页)
、绘画俱佳,他的工楷《洛神赋》被故宫博物院选入收藏。解放后他曾担任宁夏文史馆长。 韩少慈,名士怀,幼年家贫,兄弟姊妹多,他排行老七,人称他“韩七”,发财后称他“韩七爷”。 他是位只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本小书就进京学裱画手艺的人。后来,他却能同状元、翰林、名流学者、古玩书画鉴赏收藏家、著名书画家交朋友,一起谈诗论画,讲评古代名画的诗情画境。他是怎样同大学问家走到一条水平线上来的?这方面很少有人知道。 作者青少年时代曾见到过七十来岁的韩七爷。他高大的身躯,长长的胳臂,走路迈四方步,长袍马褂,绅士气派;隆准凤目,戴着金丝近视镜,花白长髯,飘逸胸前,学者风度。根本想象不到这位长者是只念过三本小书、出身贫苦的手艺人。 有一次韩少慈见我读书,指教我说:“书是知识的宝库,要好好读。我是无师自通,全靠《康熙字典》和《辞源》,边看书边查字典。我读的书摞起来比我还高。看书要注意眼睛,我这近视眼不是天生的,是在小油灯下看书看的。”从他的话里我悟出他走了自学成才的艰苦之路。 韩少慈是十三岁学裱画手艺,三十岁在琉璃厂开韵古斋。这十七年他是边学手艺边读书,全靠的是毅力。那个年月在裱画铺里学徒或耍手艺,师傅掌柜的根本不让徒弟、伙计读书。看书要偷着看,找本书都不容易。他给画家、收藏家裱画,从他们手中借到《画史汇传》读了多年,自己才买到这部书。从读书、裱画和向来裱画的人请教中,学到手艺,懂得书画这门艺术,练出了鉴别书画的眼力,这是个长期的艰苦过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