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 因为爱情 (第1/4页)
在信息闭塞的古代,文人的诗文著作流传非常困难。后来他们发现,平生在笔墨上学得的拳脚,居然可以在一柄小小的紫砂壶上大放异彩。 宜兴多溪山,一壶盛风流;茶陶欢欣处,恍惚是仙州。 许多传世的诗文与画卷,就这样不经意地从文人们的胸中流泻出来。有一句流传千古的禅林法语只有三个字:吃茶去。 那是叫人把缠绕于心的世间烦恼抛却一边,以空虚清明的心境去过一种清淡无为的生活。 从匠人角度分析,没有名气的紫砂手艺人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做壶只为换饭吃,基本上没有尊严可言。 非常需要借助官员与文人的话语权来提高自己作品的知名度,所以文人与工匠各得其所,体现在一把壶上,早已是血rou交融,哪里还有贵贱之分? 一个小小的壶坯上,既可以题写壶铭、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怀;又可以纂刻花虫鸟草,以寄托行云流水的性情。 敢问天下哪一种陶瓷器皿能与之比肩? 就连那那才高气傲的徐文长,为寻觅一把紫砂壶,专门从绍兴跑到宜兴,还写下青箬旧对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的诗句。 有经济实力的文人,像明代的赵宦先、董其昌、大收藏家项元汴等,干脆专门在宜兴住下来,寻找合意的紫砂艺匠,在共同的交流、切磋中定制砂壶。 晚清的吴大徵,也就是吴湖帆的曾祖父,喜欢把紫砂艺人请到家中做客师,顾名思义,这是客人级别的师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