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大神的秘技 (第2/4页)
可发看到,上花用的砣,更小,型号也更多。 最后是透光,利用雕刀进行镂雕和透雕,是最考验手艺的关键。 一般来说每件玉器都经历四个过程:1.采玉;2.量料取材;3.因材施艺;4.进入市场。 玉料分为原生矿和次生矿两种,原生矿是指蕴藏于海拔4,000米雪线以上的原生矿体,因山陡缺氧,开采工作十分困难,开采下来的玉料叫做山料。 次生矿是指从原矿体剥离成小块之后,夏季冰雪融化成洪水,将其冲至山坡或谷底河中被采集的玉料,俗称水料或仔料。 古人将水料的采集说得神乎其神,令人信以为真,其实是每年8月份当地民众沿河采拾被冰水冲下山的玉料,其料小若指甲,大如磨盘,重达千公斤者是为罕见。 玉器的造型与青铜器、金银器、陶瓷器不同,立体的少,平面的多。在立体玉器中,浑圆的球体极为少见,而大多是扁体或较矮的,这是由于子玉的料胎形状决定的。 按照古代琢玉流程,第1-3道是学徒工做,4-11道才是玉匠的本分。 根据《太仓州志》:凡玉器类,砂碾,五十年前州人有陆子冈者,用刀雕刻,遂擅绝今,所遗的玉簪,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一枚价值五六十金。 别人治玉用砂碾,子冈治玉用刀雕刻。徐渭在《咏水仙簪》诗中也有相同的说法:略有风情陈妙常,绝无烟火杜兰香;昆吾锋尽终难似,愁煞苏州陆子冈。” 诗中的昆吾刀,传说是陆子冈雕玉的用刀。 以前只听说陆子冈的手艺,今天终于有实物在手,鲁善工虽然没有涉及玉雕领域,但一理通百理明,能看出很多细节。 民间传说陆子冈非上好的白玉不雕,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