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章 移山填海 (第2/4页)
这次得到十钟山房,成功打通西泠印社人脉,最后还成为高级会员,这对于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简直不可想象! 西泠印社是什么地方?自古发展到现在,正式会员也没有超过五百人! 第一任社长是海派四家之首,吴昌硕,近现代影响力最大的大师。连齐白石和张大千都钦佩不已,甚至多年苦心临摹作品。 第二任是金石权威,后来故宫院长马衡,也就是当年国宝被迫南迁,舍命保护的大功臣,高风亮节,文人之表率。 然后历代会长都是鼎鼎大名,不光是篆刻水平令人折服,更重要的是人品修养,能服众才行。所以西泠印社经过百年发展,不但没有衰落,还蒸蒸日上,越发强大。 听方明山介绍,最年轻的普通会员也四十六岁,高级会员没有六十岁以下的人! 这次要不是他力排众议,加上大家亲眼看过鲁善工作品以后,才集体同意让这个二十出头的晚辈加入其中。 当然也考虑到他在琉璃厂的声望背景,甚至人脉关系,最重要是巨大潜力,如此天才岂能错过? 消息很快传出,圈里又是一阵热议,现在鲁善工上街,基本就是众人议论的焦点。特别是琉璃厂一些年轻伙计,简直如同偶像,恨不得上来要签名合照。 这些名利都是手艺带来的好处,鲁善工经过脱变,内心清清楚楚自己未来的路如何走。 既享受,又能冷静对待,沉下心继续提升手艺,这才是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