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 百一砚 (第3/5页)
见天,风起云移,星月凛然。 砚背中心斜凹,下方无边框,中列柱六十三,柱上各有眼,状如众星罗列。 此砚后也被乾隆所藏,丁酉年在砚上方侧御题诗:天地一月印,空宇众星攒,爝丈宁相比,陶泓永得完。依然北朝宋,真出老坑端,清伴文房暇,摛辞惬染翰。 另一方就是自己手里的百一砚,东坡居士一生坎坷,几起几落,但他一天也没有放弃过爱砚、玩砚和藏砚。 相传苏轼十二岁,与几位小朋友在家后的空地上玩耍,在凿地时发现一块美丽奇石,颜色似鱼鳞般,有着闪烁浅碧的色彩。且石质细润光滑,微显道道脉络,敲之能发出悦耳的声音。 于是将石块细心地雕磨成砚台,便常用此砚台磨墨写字。发觉此石不仅磨墨容易,而且有保持水份的特点,能将磨好的墨水保持较长时间的润泽。 父亲苏洵更赞美说:天砚啊!凡是有砚之德而不取足于形状,这砚是文字吉祥的象征,你应该把它当成宝贝来使用。 十分爱护砚台,而且写起毛笔字来感觉很爽心,常常将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的碑帖手迹抄一次又一次,并吸取书法家之长处,终于大成,创立集各家之长的苏体。 每天写完字后,都要到书房侧的一个小水塘将石砚清洗干净,就这样复日复年的洗砚,水塘的水居然变成墨汁,后人便把水塘称为东坡洗砚池。 赞美曰:砚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