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_第246章 博古奇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6章 博古奇闻 (第1/3页)

    古绣庄从苏州收购新刻丝,在室内挂在墙上,闭户焚香,用香薰的办法,将新刻丝薰成古色古香。他们也从北京东小市买来零乱破碎的旧刻丝,请人加工修复,再出售,获得高利润。

    做绣货生意的古绣庄,不设柜台,有清静幽雅的客房,整洁美观的货架,陈列着各色各样、丰富多彩、灿烂夺目的绣货。顾客到来,热情招待,奉烟献茶,殷勤伺候。

    老古玩行人说:绣货铺的人会做买卖,也会编瞎话。他们卖货,给买主看东西时是聚精会神地注视着顾客的神态和语气,猜测着什么货色、什么样式、什么图案能迎合这位顾客的心理。

    然后顺藤摸瓜似地再向顾客耐心解说这件绣货的名称、用途、来历、并说明是什么朝代的、那位名人使用过的等等。

    从中穿插着说些趣闻轶事吸引顾客,再请顾客任意挑选。有的顾客是茶也喝了,烟也抽了,挑了半天一件没买,他们仍然笑脸相陪,请顾客下次再来挑选。

    下次再来了,仍然热情招待,不厌其烦地揣摸顾客的心理,投其所好,终究能做上他的买卖。老翰林袁励准同琉璃厂雅文斋古玩铺经理萧书农聊天时说,他女儿到鸿兴德古绣庄去挑选刺绣衣料,挑来挑去,人家也不烦,尽量使她满意。她去了三趟,每次都热情招待,最后心满意足选到称心如意的刺绣衣料。

    从民国十年到二十八年,西湖营古绣庄生意兴隆,中外顾客迎门。那时有专门经营绣花片、花边、睡衣、裤褂的同顺利;专营绣花垫、挽袖及接受订货的吉昌厚、义顺公;做出口绣货

    生意的振德兴;专做少数民族绣货生意的德信成;各路生意都做的鸿兴德,这些是在绣货行业中有名的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