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章 小拿破仑 (第2/4页)
还有两个字,是一个堂号,一百多年前的一个收藏家的堂号。岛国人很讲究收藏品的传承,有些原装木盒一百年两百年都舍不得扔掉,再破都会保留,实在破旧不堪,就再做一个新木盒套在外面。” “老太太没说瓶子是什么年代,应该是明代中期,典型豆青釉,刻花比较细腻工整,和景德镇青花的纹饰风格有些像。这类小玉壶春瓶,元代也有,但是两相比较,区别非常明显。” 贾福生笑道:“由于语言不通,双方交流都要通过翻译,我们也未深谈。但看得出,老太太对待古董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珍视,买下那件花瓶后她还很耐心地教我怎么包装,怎么系绳子好看。” “后来去的多,认识很多朋友,有一家店主叫铃木。其实早在十几年时,我就在他店里买过东西,兔毫建盏,一个非常有名的藏家收藏过的建盏,55万日元。” “第二次我再去,偶然提起曾是他的顾客,没想到他还翻出当年我给他的名片。说谁到他店里买过东西,都会记住,绝不会把他们的名片丢掉的,这让我对他印象深刻。” “那次我进去时,他正在打包一件龙泉窑的炉子。铃木再三表示,这件炉子岛国人非常喜欢,刚从东京美术俱乐部把它拍回来。作为里面的会员,他说到炉子来自东京美术俱乐部的内部交流是充满自豪。” “原来是铃木啊,我有印象!”茧山听完忍不住笑道:“你说的那件香炉我有印象,龙泉青瓷是茶道首选,能提高茶道档次,青花之类则是不入流的。” “正因其珍贵,连后配的盖子都是用料极好极讲究,多层髹漆,上百年如新。而且卖给他炉子的货主也是茧山龙泉堂的客户,所以有印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