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最得宠的湘妃 (第3/4页)
用羽扇,稍凉复用团扇至折扇而捐矣。僧道专用折扇,盛暑僧用蒲扇,道用羽扇。商人止用折扇、蒲扇,近亦有用羽扇。” 杨兰杰道:“万历野获编记载,明代吴中折扇,凡紫檀、象牙、乌楮,俱目为俗制,唯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怀袖雅物。” “竹子意象清静、素雅,与文人贴合最为紧密。而木扇因相对不够雅致,即便是较珍贵的材质,如紫檀、海南黄花梨等,也鲜有藏家问津。” “这几年不光是扇面一路走高,就连扇骨也成为收藏热点。2011年一把明代腊地紫花湘妃竹扇骨就已拍出100万的高价,现在随便一把直径3厘米的湘妃竹料制成的折扇市场最低要价也在万元以上。” 不由感叹道:“最是得宠乃湘妃!” 鲁善工哈哈大笑,湘妃竹这样的材质,表面所形成的斑纹图案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经过特殊的霉变,只能依靠纯天然的细菌病变,人工无法栽培移植产生。自然产量原本就很低,加之近年来收藏界的推崇,砍伐严重,使得优质湘妃竹更是稀缺。 物以稀为贵,不光是什么东西,只要稀少,加上文人的炒作宣传,自然就能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 也是因为如此,造假屡见不鲜。鉴别的方法就是闭上眼用手摸,手触摸被烙烫处,如果是凹瘪下去的,便是烫花;如花斑凸出来,便是真湘妃竹。 湘妃竹一般较细,直径较小,剖开做扇大骨正合适,内侧露出竹芯呈浅凹状。如果是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