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3章 文物大搬家 (第1/4页)
吸收完经验,暂时放下宋徽宗,花鸟所用的都是绢,比纸还更少见,只能等机会寻找。 按理说故宫肯定有修复字画用的原材料,毕竟很多破损太严重,或是大部分缺失的可以用来修复之用。不过外人看起来毫无用处的垃圾,对于匠人来说反而是无价之宝。 别说古代名家留下的墨宝,就是一张空白宋纸,能流传千年来到今天也是种奇迹,自然重要价值。 所以博物馆渠道难度很大,以前曾经试探过梁海生的口风,听说从库房借老纸老墨都要层层审批,明纸已经就连故宫都没有太多存货,更不用说宋纸宋绢。 没办法,只能靠自己,好在宋徽宗作品破损不严重,少量的材料就能重新装裱完成。这几天没白忙活,最少把唐伯虎和徐渭搞定,也算心满意足。 休息一天,正好是周末,打电话约耿宝昌和梁海生吃饭,两人都有空,鲁善工专门约到京城出名的私房菜,享受一下美食。 “杨梅紫红?” 三人来到包间坐下,不一会先上来一大盘时令水果,梁海生眼前一亮,拿起一颗杨梅道:“在水果里面,我一向喜欢杨梅这名字,觉得它同湿润的江南很有渊源牵连。后来才知道,古时誉称杨梅为吴越佳果。” 鲁善工笑着拿出高价买来的雨前碧螺春,亲手给两位老爷子泡上,一个是国内仅存的瓷器鉴定泰斗,另一位是故宫大管家,无论经验还是阅历都是值得尊敬。 耿宝昌也拿起一颗杨梅,果rou如丝,呈放射状包紧果核,看起来就像一颗血丹,煞是诱人。 “都说余姚、仙居、常熟和萧山的杨梅最好,又大又紫,拈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