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_第213章 文物大搬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3章 文物大搬家 (第4/4页)

到点流失宝贝的线索。这几次寻宝成功让他很兴奋,有种停不下的感觉。

    “馆长马衡是极力主张南迁的骨干之一,在各种声音下,故宫抵住巨大压力,基本上形成一个意见:先设一个分院,转移到另一区域。”

    “将来万一京城沦陷,博物院仍在,文物不致落空。随后经过反复斟酌,1932年秋故宫开始进行文物的挑选和打包。”

    “那时候我刚进故宫,光选南迁品花几个月,最终选定的珍品包括书画近9000幅,瓷器2.7万余件,铜器、铜镜、铜印2600余件,还有《四库全书》等各种文献。文物打包工作也随即开始进行,一共打出13427箱。”

    一串串数字令鲁善工暗自咋舌,好家伙,光书画九千张?能被专家看上的最少都是元明大家精品,不愧是紫禁城。

    “1933年2月5日深夜,13427箱文物的第一批由十余辆武装押运的卡车自故宫神武门运至火车站,于次日运往金陵。”

    “当时金陵没有合适的地方存放,装载文物的火车竟停在浦口火车站近一个月,被人笑称“抬着棺材找坟地”。后几经交涉,由水路运抵沪上,放在法租界的天主教堂暂时保存起来。”

    没人能笑出来,简单几句话就让人心惊,几万件国宝大迁移,万一……

    耿宝昌严肃道:“马衡在院长任上,干了两件大事:一是主持国宝迁徙避难,二是建国前夕反对国宝迁台,并回绝老乡蒋某人的邀请,坚持留在大陆。一干就是19年,可以说是全面经历故宫文物南迁和日后回归京城的全过程,其中艰辛,不足以外人道哉。”雅玩居士的百工匠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