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_第263章 土财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3章 土财主 (第1/5页)

    聚珍斋于火烧圆明园的第二年,即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由沈阳小西门里迁来北京廊房二条。从聚珍斋在沈阳开张到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火烧大栅栏,殃及廊房二条等繁华街市,聚珍斋是在劫难逃被烧毁,五十二年的苦心经营,一旦化为灰烬!

    光绪二十六年时杜老二己经去世,而杜家在宝坻县成为闻

    名的大财主。聚珍斋由一位姓沈的经营。沈掌柜在聚珍斋被烧毁后去找少东家。

    那时不少人认为火烧旺地”这句话有道理。不少老年人都知道,前门楼子外边,在明代崇祯年间和清代乾隆年间着过两次大火,这个地方是越烧越兴旺。自乾隆四十五年五月十一日着大火,焚毁官民房四千一百有七间后,到光绪二十六年前,前门大街恢复、逐渐形成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光绪二十六年被洋鬼子放火焚烧后,有人断定,前门大栅栏、廊房头、二三条、珠宝市、西河沿、打磨场将要更加兴旺发达,寸地千金。被烧毁的店铺尽力恢复,很少有让出地盘儿叫外来人开买卖的。

    杜家拿出九千两银子恢复聚珍斋,光绪二十八年正常营业。宣统元年,廊房二条街道铺面又慢慢繁华起来。这一时期清末民初阶段,东洋人、西洋人来买珠宝玉器的多了起来。聚珍斋沈掌柜不做外国人生意,他亲眼看见洋兵烧毁北京城的商业繁华区,肚里有气,排外心理使他见洋人就叫骂“鬼子!”、“驴、牲口、畜牲!”说西洋人身上汗毛长是尚未开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