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_第64章 火的艺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章 火的艺术 (第1/4页)

    “东边的拉钱,中鼓位置温度不够,多加柴!”

    唐明全神贯注不停在窑门口,通过热气腾腾的开窗观察窑内变化,鲁善工站在七八米远,都能感觉迎面而来的热浪,可想而知老爷子的辛苦。

    “靠窑门装12排匣钵位置的左右叫拉前,那里火力最高,主要装白釉和质量最好的瓷器。但上下两层火力较低,专装颜色釉和白二釉蓝边锅三大、大件、灰可器。”

    丁老在旁边解释道:“窑的中间一段,古代因专烧喜字坛和龙泉大瓶,而那些瓷器名中鼓器,故窑位名叫中鼓。”

    足足烧了一个多小时,唐明查看完情况,终于松口气,大喊道:“溜火,保持这个温度!”

    “你们几个多盯着,等两个小时再开始紧火,记住不能提前!”

    交代完回到两人身边,喝了几大口茶,拿起蒲扇道:“初烧时采取短柴浅烧,以拖长低温时间,使窑内火力平衡,叫溜火。然后逐步转入高温,火力要加大,故名紧火,又叫赶余堂。”

    鲁善工帮着老爷子倒满茶水,让他先坐下休息片刻,别说是六十多的老人,就算自己在一千多度高温前也难以为继。

    “既然柴窑成本高,对技术要求严格,为什么不用煤气窑代替?”

    唐明摆摆手,看着鲁善工迷惑的表情,解释道:“不是我们守旧认死理,我也知道很多高科技手段对于传统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