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章 闷声发大财 (第4/4页)
还是胎质,不愧是御窑精品,光是这一项就令人赞叹。 听爷爷讲过,当年解放后,造办处原本积累的素胎移至北瓷厂,很多古玩商风闻而动,利用各种门路高价收购,为了就是后挂彩使用。 到现在也不知道有多少后挂彩流落民间?比如郭葆昌,奉命给大总统烧造官窑,无论技术还是工艺都达到顶尖水平。 他的瓷器收藏极负盛名,斋名之所以叫觯斋,因其收藏一件价值巨昂的青铜觯。出过《觯斋瓷器图谱》,收录有毕生珍藏名贵瓷器三百余件,其中不仅有罕见的宋元瓷,也有连故宫都没有的清官窑移栖耳尊。 由于他在瓷器上的精深造诣,后被任命为故宫瓷器馆馆长。与瓷器收藏相比,他的字画收藏有过之而无不及,与民国四公子张伯驹齐名,最有名的莫过于乾隆三希堂中的二希:王珣的《伯远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乃绝世国宝。 当时外国巨富常去他家观赏和收买瓷器,而出卖给外国人的瓷器,大多数都是赝品,都是他自己仿古而成。 每次向洋人出售瓷器,常常托称瓷器是别人所有,他只是作为鉴赏家予以推荐。附庸风雅的金发碧眼,往往欣然付出美元英磅,满意而去。郭葆昌曾说:赚钱要赚洋人钱,不能坑自己人! 总而言之当年留下众多高仿和后挂彩,水平极高,资深藏家都容易打眼上当。事过百年,现在估计不少已经被认定成真品,堂而皇之作为官窑在拍卖场流通,动辄几百万上千万,令人无奈。雅玩居士的百工匠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