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_第241章 铁百万的传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 铁百万的传奇 (第2/4页)

器作坊工匠百余人。他们用高档白玉、翡翠制作出适合美国和日本的素活炉、彝、鼎、瓶;用珊瑚、白玉、碧玉制作高级饰品。瑞兴斋经理李庄林同山中商会一次成交折合当时黄金数千两之巨的货物。1936年山中商会买走一件玉器,花了二万四千银元。

    一位做外国人生意的古董商刘宜轩,见玉器行人做玉活儿,卖给美国人和日本人能赚大钱,1928年他从由新疆来京的俄罗斯人手中买到一块大碧玉,雇佣玉工近百人,用十年时间,按《西清古鉴》摹绘清宫收藏青铜器的造型、花纹、鸟兽、铭文制图下料,精心雕琢,使宫内收藏的商周青铜器,再现为碧玉工艺美术品,销往欧洲,以乾隆作古玉之价格出售,获得巨额利润。

    廊房二条玉器街上最大的珠宝玉器店铺是德源兴,中国最大的珠宝商就是德源兴经理铁宝亭。铁宝亭是回族,人称“铁巴”。

    巴为回语尊称,犹如汉语称爷,外号“翡翠大王”、“铁百万”。铁宝亭是继承父业,进而发家致富。

    德源兴以经营翡翠为主,兼营其他,既做本庄也做洋庄。铁宝亭的国内主顾有孔祥熙、宋子文、白崇禧、马鸿逵、顾维钧、周佛海等一大批军政要员和他们的家属,这些人士买珠宝钻翠是“非铁不买”。

    国外商人、宾客也慕名而来观赏和选购铁宝亭的珠宝玉器,美国人威莱森、翡翠珊瑚大商人依田忠、山中商会,都同铁巴做生意。铁宝亭是国内外闻名的翡翠大王,他胆大、心细,有魄力,敢于收购高、精、尖的珠宝玉器,货高不怕价出头,有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