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_第122章 莫欺少年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莫欺少年穷 (第1/5页)

    《伯远帖》上,卷前引首有乾隆御书:“江左风华”四大字,上有乾隆御笔一玺。并御题:“唐人真迹已不可多得,况晋人耶!

    内府所藏右军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茧纸家风信堪并美!几余清赏亦临池一助也,御识。”

    然后还不过瘾,又随手钤“乾隆宸翰”、“涵虚朗鉴”二玺。鲁善工只想问一句:你丫都知道字画流传千年不容易,还到处乱写乱画,真不能忍!

    经过妙手回春的唐韩滉所五牛图上,前后钤盖至少八方印,把一张不大作品填得满满当当,硬生生让韩滉笔下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消散许多。

    最惨是写生蛱蝶图,画卷上留有各朝代收藏印章39枚,其中有宋代权相贾似道的“魏国公印”,元代大长公主“皇姊图书”及清代乾隆、嘉庆皇帝的收藏印。

    所有历代收藏印章,反映此画从北宋到清代的流传脉络,但是谁也没有乾隆盖的那么多,那么丑。

    活到八十多岁的乾隆,几乎把宫藏的作品看个遍,也印个遍。清雅的作品,被他那些印玺盖得满纸乌烟瘴气。

    清新的作品,被盖得难以负重;清远的作品,被弄的得暮气沉沉……

    几乎是由他开始流行这种乱盖章的恶习,历代收藏者如果不在画上留下几方印好像就不能显示自己的存在?

    人家作者留下印章无可厚非,毕竟是呕心沥血的作品,其他人凑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