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 领地更新 (第4/5页)
个农村部落向一座城市转变的一步。将农工渔牧四类人口疏解到城外之后,城镇当中,就只留下匠人、作坊工人、手工业者、商人等各类工商业相关的人员,让城镇变得更加纯粹,更具活力。 “启禀主公,对于建设定居点,属下非常赞同,只是有两点疑问。”行政署长范仲淹率先发问。 “先生请讲!” “建立定居点之后,如何对定居点实施行政管理,又如何保证定居领民的安全?”范仲淹问的问题非常尖锐。 欧阳朔胸有成竹,建立定居点又不是他临时起意,而是经过长时间深思熟虑的结果,跟春季攻势一样,都是破解对策之一。 “问的好。对定居点的管理,采取领民自治的原则。由领民推举一名德高望重之人,担任定居点的里正,报行政署备案即可。里正负责掌管定居点户籍、赋役之事。” 对里正一职,范仲淹当然不会陌生。最早春秋时,已有里正一职,确实是管理定居点的不二人选。 “至于领民的安全问题,就更不用担心。一则只要春季攻势顺利实施,领地就将解除外部威胁,根本不存在安全问题。二则未来将在城内城外设立两座军营,足以保证境内领民安全。” 回答完范仲淹的疑问,欧阳朔继续说道:“对城墙内的建筑分区,也要做一个调整。西城区原先都是居民区,大量居民外迁之后,只保留西南区作为居民区。西北区改为商业区,所有的作坊都集中迁到商业区。东北军事区只保留军营、武库、马厩、武器作坊、甲坊司等军事建筑。东南文教区有些空旷,可以在这一区域建设一批官邸,提供给副司长级以上官员居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