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68节 (第5/7页)
龄隔开养殖的。 基本上二十天一个档,一个档位都有上千只,卡着天数挪档位,成年鹅出栏之时必定有一批新鹅苗入住育雏室,整个养鹅场的数量保持着动态平衡。 赵军被专门的技术员带着一点点参观、讲解,薛青松拿个本子跟着帮忙记要点,几天下来,技术员嘴讲嘶哑了,薛青松手也斗的不行,只有赵军好似越晒越精神。 毕竟来这一趟对于他来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出发之前到底是把rou铺工作做了交接,屠宰场杀猪工作暂时还是停薪留职,等这次回去后在看怎么处理。 并且,这是赵军和姚晴天自成婚以来第一次分开,他可是背负着媳妇殷切的期盼过来的,不好好学习,都对不起这次分离的苦。 薛青松身体比较瘦弱,赵军怕累坏他,便让薛青松带着技术员去周边有名的茶楼喝茶休息,他自己再去周边市场和卤味店、饭店转转。 两人在粤省整整呆了五天,跑了七八处养殖基地,最后买了六十只日龄二十多天的雏鹅,一般这个日龄鹅基本上算是立住了,得病概率很低。 并且每一只都是赵军跟着技术员从准种鹅群里精挑细选选出来的。 这狮头鹅幼崽可不便宜,一只狮头鹅幼崽的价钱都顶得上阳湾镇上一只成年白鹅了,关键这还是靠着关系才买到的,一般鹅场不出售这些优良品种的准种鹅。 为着这些精贵的狮头鹅幼崽,赵军还买了十担价格不菲的鹅笼。 最贵的还是那十二只成年鹅,只要能活着回到阳湾镇,可杀的吃也能养着下蛋。 另外买了三百枚种鹅蛋,运回去就可以试着孵化了。 加上这边养鹅场习惯用的药物、饲料,甚至鹅棚搭建需要的材料,七七八八的,除了预留回去路费,赵军把所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